由于我国水问题的复杂性和治水的艰巨性,与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要求相比,水利工程体系还存在系统性不强、标准不够高、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成功战胜了数次特大洪水和严重干旱。
不过,由于我国水问题的复杂性和治水的艰巨性,与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要求相比,水利工程体系还存在系统性不强、标准不够高、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5月25日电 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规划纲要》指出,国家水网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水利建设,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新时代构建国家水网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我国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需要有坚实的水安全支撑和保障。
《规划纲要》强调,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坚持立足全局、保障民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人水和谐、绿色生态,系统谋划、风险管控,改革创新、两手发力的工作原则,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规划纲要》提出,要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结合江河湖泊水系特点和水利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畅通国家水网大动脉,建设骨干输排水通道,加强国家骨干网、省市县水网之间的衔接,推进互联互通、联调联供、协同防控,逐步形成国家水网“一张网”,促进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布局相均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现代化建设目标,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开源节流并重,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水资源互济联调,全面增强水资源总体调配能力。实施重大引调水工程建设,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完善区域水资源配置体系,开展水源工程间、不同水资源配置工程间水系连通,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推进水源调蓄工程建设,充分挖掘现有水源调蓄工程供水潜力,加快推进已列入规划的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提升水资源调蓄能力。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生态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898亿元,米乐中国 m6平台官网同比增加76.2%。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1项,总投资规模达476亿元,较去年同期多6项,多增投资规模252亿元。此前水利部规划2023年全国将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000亿元以上。
纲要提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以大江大河干流及重要江河湖泊为基础,以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为重点,科学推进一批重大引调排水工程规划建设,推进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达标建设、重点河段河势控制,针对重点河段适时开展提标建设,构建重要江河绿色生态廊道,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纲要还提出,高标准建设国家水网工程,对已建工程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水网整体安全性。
2023年一季度,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898亿元,同比增加76.2%;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4071亿元,同比增加548亿元,增幅15.6%,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银行贷款、社会资本落实规模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全国新开工水利项目7239个,较去年同期多1948项;新增投资规模3206亿元,较去年同期多562亿元。
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表示,下一步将全力以赴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努力保持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规模和进度,高质量完成好今年的目标任务。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共有15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从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看,截至2022年共开工109项,剩余41项将于2023年及以后陆续开工。米乐中国 m6平台官网多省水利投资金额较2022年大幅提升,2023年水利投资规模超万亿元可期。
今年以来,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水利建设投资完成明显好于去年同期。一季度,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898亿元,同比增加76.2%;落实水利建设投资4071亿元,增幅达15.6%。良好的开局不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而且为实现全年水利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水利在国家发展布局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水利工程也往往是带动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多,有力支撑扩内需、稳投资、促就业,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重大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建设往往资金需求巨大。为了多渠道落实投资资金,水利部门积极拓宽长期融资渠道,各地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也努力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长期金融信贷、社会资本使用规模。从去年的落实情况来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强度、投资、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均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纪录。在此基础上,今年要继续保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进度,提振发展信心,巩固拓展向好势头。
研报统计,“十四五”期间,全国计划完成水利投资额5.2万亿,较“十三五”实际投资额增长57%,目前完成进度35.7%,未来有望加快执行。
从产业链来看,水利建设上游主要包括建筑材料、输水管道等,中游涵盖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及养护等,下游主要包括政府城司等。在稳增长背景下,水利投资规模迎来快速增长,利好水利投资全产业链。其中,上游管道和中游工程施工受益于水利建设的程度较高。
《2023-2028年中国生态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生态水利工程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生态水利工程行业的市场规模、生态水利工程市场供需求状况、生态水利工程市场竞争状况和生态水利工程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同时对生态水利工程行业的未来发展做...
理化检测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利用测量仪器或实验设备,对材料、器件与零件等进行质量检测的一种手段。理化检测是...
纳豆,起源于中国古代,自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以来开始制作,由黄豆通过纳豆菌(枯草杆菌)发酵制成豆制品K...
服装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就已出现,当时古人将一些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穿在身上。人类最初的衣服多用兽皮,而裹...
近年来,随着国外4S店模式和国际连锁汽修企业的进入,中国汽车后市场迎来发展阶段。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
智能客服是在大规模知识处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面向行业应用的,它是具有行业通用性,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细粒度知识管...
余热发电是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余热发电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用于发电的余热主要有:...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水利部:提前一个月实现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 年度目标任务 水利工程行业市场分析